1、報名及聯絡。負責培訓學員的報名、聯絡,建立班級聯絡群,做好訓前調研工作,了解學員培訓需求,優化培訓方案,加強學員與培訓基地之間的溝通聯系,做到上情下達,下情上報。
2、報到接待。負責培訓學員入學報到、接待工作,安排學員入住酒店,發放生活、學習用品。
3、班級管理和團隊建設。組建班委會,指導班委會開展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,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專業活動和班級文娛、體育活動,建設學風優良、班風和諧的學員團隊;指導班委做好培訓對外宣傳工作(包括網絡新聞報道及培訓簡報等);開好班會,建立完善培訓班檔案,參與學員互動學習,做好班會點評與小結,了解并掌握學員的思想、學業和生活狀況,針對培訓學員關心的問題,進行有效的幫助和疏導。
4、日常行為管理。熟悉培訓管理的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和工作程序,做好學員日常行為管理;組織學員學習教育部及國培基地的各項管理制度,落實考勤制度和審批手續;做好學員學業考勤、出勤彙總和情況分析及學習反饋。
5、宿舍管理。關心培訓學員的生活,深入學員宿舍;依據國培基地辦公室統一安排,做好入駐酒店值班工作,負責晚間查寝,協調和處理突發事件,按要求填寫值班日志。
6、安全教育與督查。組織學員簽訂安全責任承諾書;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文明檢查與教育活動,強化防範意識;協助國培基地辦公室做好外出培訓班車的落實、協調事宜,組織學員有序乘車,文明就餐;負責培訓教室環境衛生的清掃和維護;處理有關的突發事件。
7、跟班導學。介紹班級培訓安排;負責每次授課前專家基本情況介紹,深入課堂聽課;了解、傾聽學員的教學需求和意見、建議,做好教學情況的記載、分析和溝通、反饋。
8、指導研修。組織引導學員開展小組交流、教學演練和專業研修活動,指導學員撰寫研修論文、學習心得和教學設計等。
9、學員生活調研和服務。了解并掌握學員培訓期間的就餐、住宿等基本情況和總體水平;指導學員就醫;其他有關的管理和服務工作。
10、學員評教。組織學員參加網上或者紙質檔評教,及時收集并處理評教數據,總結問題并改進。
11、學業考核與資料收集。組織對學員的考核(鑒定評語),收集《學員結業考核表》(見附件)、組織評選優秀學員;負責收集整理各類培訓資料并整理歸檔,包括培訓方案、培訓教師信息、教學日程安排、教學課件、學員基本信息和基本數據、學員作業、學員總結、培訓簡報、學員作品和成果案例、成績評定表、培訓總結和改進建議等,建立班級學員培訓全過程電子文檔;負責采集培訓實施過程中的圖片、視頻、文字等影像和資料,篩選分類并做數字化處理。
12、專家服務。負責收集培訓專家信息表(見附件),專家往返車票預訂,專家接送及食宿安排,随堂聽課等。
13、培訓項目驗收。協助國培基地辦公室完成培訓項目驗收材料整理和印制,參加培訓項目考評驗收工作。
14、完成國培基地和承訓學院交辦的其他工作。